【东大-南医大合作办学十周年成果汇编】之一携手并进 共同发展

发布时间: 2014-04-21      访问次数: 95

 

 

携手并进  共同发展

——记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合作十周年

    198710月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与南京医科大学(原南京医学院)正式建立两校合作关系以来,至今已经十年了。两校在国家教委和江苏省教委的关心和支持下,从联合办学起步,发展到教学、科研、宣传、图书出版、外事交流、医疗保健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值此在两校合作十周年之际,对这些合作工作作一简要总结回顾,对进一步促进两校的合作与发展是有一定的裨益。

    联合办学、培养工医复合型科技人才,是东南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坚持教学改革、面向21世纪培养新型科技人才的创举。从1988年起经国家教委批准,两校联合创办了七年制工医结合双学位班,其目的是适应未来医学科学与理工学科迅速交叉渗透、融合,培养全科人才。培养工医复合型人才是我们两校教学改革创新有特色的成果之一,在国内属首创。目前已经招收十届学生,在两校及附院的共同关心培养下,已有三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由于他们有工医两大学科知识互为后盾,在实际工作中有独特的优势,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已经初露锋芒。

    两校共同培养的双学位班毕业生中有43%毕业生,从事临床医学、医院管理  和研究工作。由于双学位班学生在校期间,经过严格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凭借跨学科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把工程基础知识和科技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于临床。部份学生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扎实,选择了临床医学工作。如:毕业生徐东杰、朱磊奋战在治病救人第一线,他们是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忠实卫士,工作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和放射科。毕业生朱峰同学工作在医科大三附院骨外科临床一线。还有部份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务省市大医院,如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北京宣武医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山东省人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军区总院等各省市知名度较高的医疗卫生部门,他们同样工作在临床医疗卫生第一线。毕业后分配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的蒋宏伟、王忠民等人,把学到的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医院管理,开设了计算机普级班,研究设计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改变了病人长期以来排长队的困境和烦脑,为病人提供了就诊的方便。同时还解脱了许多低效率、烦锁重复的人工劳动,加强了各科室的诊断、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3%的毕业生从事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由于他们有坚实的工程基础知识,部份毕业生选择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部门,发挥工医结合优势,同样做出了很大成绩。毕业生孙强、庄伟分配在某医疗仪器开发公司,研究开发医学软件工程专家系统,他们开发研究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肾透析软件,受到国外专家的好评,并赴日本进行临床医学的试用,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走向世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毕业生王炳华、姜坞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参与研究设计的GPS一车辆卫星自动定位系统,已经通过国家级鉴定,显微硬度自动图象分析系统,已经通过省级鉴定,视频图象准动态传输系统、颜矿相自动分析系统、高强螺栓自动测量系统等科研成果也通过部门鉴定。

    20%毕业生从事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相关的工作。部份毕业生毕业后,选择高等教育事业,他们利用工医两大学科的知识,互为后盾,在工医结合的教学领域幸勤地工作。在完成工程设计与临床医学研究的同时,兼任医学与工程教学相关的教学工作,充分体现了工医结合的优势与特长。

    此外,在两校教务处、基础部、学生处、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成人教育学院等各部门的互相支持配合下,多年来两校积极组织合作教学,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研究专家袁耿清教授为东南大学本科生开设了医学心理学专题选修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工程技术方面东南大学生医系周子文副教授、梅菊芳副教授、赵兴群副教授先后为南医大学生开设了微机在医学中的应用、康复医学工程等课程。在联合办学方面,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同时两校招收培养了两届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医学大专班,为社会培养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满足了社会发展多层次化的要求。在教学安排、教务管理、临床实习、听课选课等方面互相支持,提供方便。在两校教学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双学位班的合作办学获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委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

    在合作科研、科技开发方面,两校在主管部门的相互支持下,让合作从“初级阶段”发展到努力促进理工与医学两大学科间在思维、感情、知识、信息、软件、硬件支撑等多方面相互了解、渗透、共同生长。十年来,两校及附院联合召开多次科技信息交流会,广泛开展互相科技学术交流、参观、访问、研讨会。两校为了推动合作科研事业的发展,发挥工医结合科研的优势,专门设立了合作科研基金,组织两校科研技术人员,联合申报、研制、开发、工医结合的相关项目,如:东大生医系鲍  旭东副教授与南医大朱启锭教授研制的染色体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东大分析测试中心王世栋教授与南医大一附院黄峻副院长联合研制的记忆合金器件介入性治疗动脉导管心血管未闭的研究课题,东大数力系何小元老师和南医大口腔系吴煜农老师联合研制的利用光波调制三维自动化测试系统,对腭裂患者面13发育的研究等合作科研项目先后达51个课题,发表论文六十多篇,其中有些合作科研项目,已经通过鉴定,有些已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并在临床应用。这些科研成果,有的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些课题有的是基础研究,也有的是开发应用研究,它们涉及两校大部分院系,有临床医学系与生医系、力学系、材料系、环境系、数学系、管理系等。由此可见,两校合作,不仅仅是个别系、个别专业之间的合作,而且是关系到更深、更远意义上的多学科互相支撑。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共有博士点31个、硕士点106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博士点、硕士点的发展提高、开拓、创新有赖于从邻近学科或从另一大学科中获取营养,寻求支援。在选择课题、协助研制、提供设备手段、配合论文撰写、完成软硬件工作等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现在在两校之间存在着一个较好的多学科环境。在研究生培养的环节中,组织创办双导师制,让研究生参加工医结合的课题研究。如:东大分析测试中心王世栋教授和医科大一附院黄峻副院长及医科大口腔系邢树忠老师共同培养博士生吴晓震、硕士生李勃、储成林;甘强和王颖联合指导的研究生周建忠。杨军辉、黄小平共同指导的双学位班的学生高伟、孙坚、吕夫合的毕业设计。

    在图书情报和出版合作工作方面,两校学科的互补性给两校图书情报工作的合作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此,两校图书馆就有关业务内容商定了互利互惠的合作协议书,为有关人员借阅图书资料、情报检索、资源共享提供便利。

  在出版方面,双方凭借各自有利条件,以多种方式合作出书.,十年来共出版优秀教材和专著64种,发行量达约一面多万册,其中有二本专著获得省、部级二等奖,收到广泛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为两校提高教学、科研的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同国内外教育、科技、经济部门联系与交流方面,两校除各自原有渠道外,还依靠两校合作的有利条件,相互提供信息,并以双方学科为后盾,对外拓宽交往渠道。如:两校与同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波等学校学者交流讨论,增进了友谊。在1991年两校共同开展的国际交流活动中,邀请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器官移植部主任冯宙麟博士参观访问,并进行了讲学及“肝脏移植及排异之防范”的学术交流。1993年在东南大学召开的“中美医学无损伤诊断双边会议”就邀请了南京医科大学的有关专家出席。通过活动,加深了对两校合作意义的理解和互相支持。

    在两校工会开展的合作工作中,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南京医科大学的附院工会开展丁为东南大学教职员工求医问药、医疗保健等,每年教师节期间,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许多专家到东大开展义诊活动。东大无线电系、生医系学生为医科大及附院开展义务修理家用电器,受到医护人员的好评。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了两校工会合作工作,增进了两校师生员工与医护人员的友谊。

    除以上合作内容外,两校在人才培训、招生分配、宣传工作、文化体育等方面开展了不少交流、配合、携手合作工作。

    回首过去十年,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合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成绩的取得来自两校及附院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是两校领导的英明决策、高瞻远瞩。校际合作能持久有效地进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十年来两校及附院多数院系部门积极贯彻学校的合作方针,他们积极主动,组织安排协作。十年的事实表明,哪一部门的领导重视,关心支持,合作成果就会越大,两校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宣传部门、两校工会、两校出版、附院科技处等就是从不同的方面为两校合作,“出谋策划”、“穿针引线”,互相协调,有力推动各部门相应的合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当然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合作背景,专业各异,原有体制、制度和条件不一样,在沟通、了解,对一些问题、事物的看法,不尽一致,各种社会机制改革与变动也会给合作带来机遇与挑战。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合作工作中没有矛盾的理想化合作是不存在的,唯有从大局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合作,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才能笑对矛盾,使合作在求同存异中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两校合作前程似锦。在两校合作工作中,一定要抓住新机遇,争创新优势,迎接新发展。在两校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战略思想意图指引下,大力推进校际合作。有两校的共识,加上学科上的互补性,使我们两校合作具有牢固的基础。

    可以相信,在国家教委和省教委走高校联合发展的精神指引下,有十年的合作基础,有两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大家共同努力,两校合作工作会在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向更深、更广、更高的合作境地向前推进。

 

                                  东南大学

合作委员会合作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

    一九九七年十月